其实激素类食品泛滥的结果并不仅在于此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说鳝鱼在生长过程中打“避孕药”的事情,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。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激素泛滥的时代,但在相关的食品安全的链条中,对激素的监管尚处在一片空白当中。随着卫生部调查结果的公布,关于奶粉是否添加激素问题早已盖棺定论。
食品中的激素分两类。一类是食品中所固有的,叫做内源性激素,这一点不难理解,例如很多女士喝豆浆补充雌性激素。另一类是人为添加上去的,属于外源性激素。比如许多不法商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,不管是养殖产业的还是种植产业的都会加入激素。将激素制品搅拌到饲料中喂猪鸡鸭鱼虾蟹等畜产品和水产品。或者有的饲料配方中本身就含有激素,可使生长期缩短一半以上,不仅个大膘肥早成熟,而且成本低效益高,将之喷洒到水果、蔬菜上,可使果蔬长得又快又大,且色泽好,可以提前上市买个好价钱,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。因此,在买水果时会经常看到奇形怪状的草莓,还有很多外表已成熟,吃起来却没味道的香蕉或菠萝。
激素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于残留,跟药物投放是在动物食前、食后,是随饲料还是随饮水、注射,以及药物种类关系都很大,一般在油代谢作用的肝脏、肾脏中浓度高;在鸡蛋中,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卵黄中蓄积。进入动物体内的药物排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,既动物体内药物的浓度逐渐降低。但是许多养殖业者不管兽用激素的使用时限,即使才用过激素的家禽畜,只要长壮长肥了,也许过几天就急于屠宰销售,这样的激素残留浓度是比较高的。
早在70年代,许多国家均将雌激素或同化激素用作畜、禽的促进生长剂,后来发现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具有致癌作用,先后禁止用作促生长剂。但是目前在中国非法使用这类药物与畜禽、水产养殖的情况还普遍存在。专家表示,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的平衡状态。而过量进食激素不仅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衡,还会直接促使人体发胖体质变虚、内循环系统功能紊乱,导致一些器官发生病变,激素食品在这个“速食”的时代随处可见。譬如绝经后的女性常吃含激素成分的蜂胶保健品或冻干粉,乳腺可能出现疼痛。国外也做过动物性雌激素研究,研究表明女性吃红肉一周超过三次者,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应增高。
另外,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,虽然本身不是激素,但吃进人体后,可能产生转化为类似于雌激素的用作。对于儿童发育不断提前趋势,食品与环境是首要因素。洋快餐、油炸食物高热量、营养低、含激素水平高。一些塑料制品所含的化学成分易分解转化为环境雌激素,还有食品中的防腐剂、农药残留等,他们在自然界中代谢很慢,然后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干扰人体内分泌。
对于特别需要讲究饮食健康的白癜风患者来说,这些更需要注意并且要懂得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危害,避免白癜风病情加重或复发。健康饮食,远离疾病。
咨询热线:0532-86698888
医院地址:青岛市西二环腊山路8号白癜风研究所医院门诊楼3楼
专家QQ:1072020208